当前位置:生命经纬 > 新闻中心 > 动物学> 文章正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长春龙化石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以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馆长金利勇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第一作者单位)与英国大不列颠自然历史博物馆、德国洪堡基金会、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的专家合作在古脊椎动物学领域国际权威刊物《古脊椎动物学报》(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美国古脊椎动物学会主办,SCI收录)上发表文章,刊登了关于“长春龙”的最新研究成果。
 
娇小长春龙(Changchunsaurus parvus)是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专家于2005年自行研究命名的新属、新种恐龙。近年来,随着对该化石研究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研究认为,长春龙是鸟臀类恐龙中角足龙亚目(Cerapoda)的基础类型代表,它的发现为解决鸟臀类恐龙系统发育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角足龙类的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通过对长春龙头部特征的详细研究,对比目前所发现的其他基础角足龙类材料,重新分析了角足龙类的三个演化分支(鸟脚下目、肿头龙下目与角龙下目)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基础角足龙类的系统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研究还发现,长春龙与中国早白垩世的另一类角足龙类“热河龙”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很可能是姐妹类群,代表了东亚地区早期角足龙类的发展方向。
 
更多阅读
 
《古脊椎动物学报》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吉林首次发现新角龙类恐龙化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关闭页面
    相关文章
    科学家通过粪便化石揭开史前食恐龙巨鳄面纱
    中美学者发现最古老恐爪龙类足迹
    美考古学家发现亿年前恐龙新物种
    基因信息已“失效” 恐龙复活不可能
    伊朗发现“恐龙母子”脚印 距今1.9亿万年
    瑞士在高海拔地区发现大型恐龙足印
    法科学家研究称恐龙灭绝带来大象繁荣
    恐龙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鸟类并非恐龙进化而来
    英科学家研究称蜥脚类恐龙脖子应为垂直弯曲
    摘要
    关键字
    金利勇,长春龙,恐龙,Changchunsaurus,parvus
     
    最新专题
    近期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