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修才:21世纪将是工业生物的时代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2010-3-21 14:40:44 | 阅读
次
-
 |
|
“工业生物面临的是庞大的化工市场,用生物的方法去做。它讲的是一公斤一美元以下的成本,讲的是百万吨级别。这在生物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所以,对于搞生物的人来讲是一个新的产业概念。”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修才在昨天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企业峰会上说。
刘修才讲了一段往事:16年前他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找到当时的民营企业家段永基,希望他投生物制药,但由于“太复杂,投资时间太长”,段当时集中力量做了新浪。“16年以后,最近我们说服了段永基。”
“现在的工业生物规模很大,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21世纪将是工业生物的时代”,刘修才对此分析说,现在一是由于能源短缺,中国需要的能源将近50%是靠进口的;二是市场带动。
最近,已经用生物替代的化工产品已经超过1000亿欧元的规模,有很多用生物方法做的化工产品在成本上已经具有绝对优势,形成了潜在的巨大市场。中国“不可能种粮食的土地,如果种生物质,用它转化为原料的话,可以每年替代6个大型油田。”
在工业生物产业里有两大技术需要突破,一是生物质作为工业生物的原料,美国能源部做了很多研究;二是对工业生物需要产业化,要用生物的方法,制造像炼油产业这样的规模,这样的规模化技术。“这是两大技术瓶颈。”
刘修才认为,因为全世界都是刚刚起步,中国在这方面有可能领先,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传统发酵行业非常发达,传统的发酵行业加上现代的生物技术,就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基础。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于3月20-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长•调整•合作”。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下面是凯赛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修才发言。
刘修才:我今天主要的目的是想促进中国政府对工业生物产业的支持,现在生物有三个领域,制药领域、农业生物和工业生物,三个领域的区别是在规模上不一样,成本上不一样。我集中的讲工业生物这块,工业生物面临庞大的化工市场用生物的方法做,他讲一美元一公斤以下的成本,讲的是百万吨级别,这在生物历史上没出现过。16年前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找到当时的民营企业家段永基先生,刚才诺华的代表说的太复杂,段先生集中力量搞了IT行业做了新浪,16年以后我们说服了段永基先生,现代工业生物规模很大,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就是说二十一世纪生物的时代,我们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两个角度,一个是由于能源的短缺会推出来,下面两个图,一个中国需要能源将近50%需要进口,中国石油[12.86 0.47%]开采按照现在的使用速度只有7年时间。第二是市场带动,最近不考虑乙醇作为燃料以外,已经用生物法替代的化工产品已经超过一千亿欧元。这一推一拉造成了潜在的巨大市场。现在拿中国为例,现在光中国没有使用不可以种粮食的土地如果种生物质,用它转化为原料的话,那么可以每年替代6个大庆油田的规模,在这个行业里有两大技术需要突破,一个是生物质作为生物的原料,美国人在上面花了很多研究。第二个是对工业生物这块需要产业化,用生物的方法制造像炼油产业这样的规模化技术。这是两大技术瓶颈。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因为全世界都是刚刚起步,中国在这有可能领先,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发酵行业非常发达,传统发酵行业加上现代生物技术就构成现代工业生物基础。我个人介入的几个项目发展都是在中国做的,化工领域国外比较领先的杜邦公司介入的巨乳酸,ADM介入的可降解塑料。在生物能源这块,集中在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巴西是生物乙醇占了相当的比例。生物丁醇作为第二代生物原料中国这远远领先于国际上。
下面举几个例子,这块是化工,全世界30多年都是用化工生产。
在中国有很多机会,像西部这块大量闲置土地,我举个例子,把新疆这个地区如果把10万平方公里闲置的不是可耕地就可以提供大庆油田的产油量。现在生物化工跟化石化工完全是独立行里,搞化工的人把生物从头研究起,我们认为化工就是化工,只是手段不同,结合起来会有很大节能优势在里面。谢谢大家!
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修才:女士们、先生们,我今天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想促进中国政府对工业生物产业的支持。
现在生物有三个领域:一个是制药领域,一个是农业生物,还有工业生物。这三个领域的区别是在规模上不一样,成本上不一样。我集中讲工业生物这一块。
工业生物面临的是庞大的化工市场,用生物的方法去做。它讲的是一美元一公斤以下的成本,讲的是百万吨级别。这在生物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所以,对于搞生物的人来讲是一个新的产业概念。
16年前我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找到当时的民营企业家段永基先生,要投生物制药,像诺华的代表说的,太复杂,投资时间太长,段先生就集中力量搞了一个IT行业,做了新浪,16年以后,最近我们说服了段永基先生,现在的工业生物规模很大,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21世纪将是生物的时代,大家都这么说,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两个角度:一个是由于能源短缺,被推出来。下面两个图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是中国需要的能源,将近50%是靠进口的。而中国石油的开采,按照现在的使用速度,将要用7年的时间。第二,市场带动。
最近,不考虑乙醇作为燃料以外已经替代的用生物替代的化工产品已经超过1000亿欧元,因为有很多生物方法做的化工产品在成本上已经有绝对优势,因为一推一拉造成了潜在的巨大的市场。现在拿中国为例,现在光中国没有使用的,不可能种粮食的土地,如果种生物,用它转化为原料的话,可以每年替代6个大型油田这样的规模。
在这个行业里面有两大技术需要突破,一个是生物质作为生物的原料,美国能源部在上面花了很多研究。第二个就是我开始时候讲的,对工业生物这一块需要产业化,要用生物的方法,制造像炼油产业这样的规模,这样的规模化技术。这是两大技术瓶颈。
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因为全世界都是刚刚起步,中国在这方面有可能领先,主要的原因,中国的传统发酵行业非常发达,传统的发酵行业加上现代的生物技术就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基础。
我个人介入的几个项目的发展都在中国做的,比如在生物化工这个领域里面,现在国外比较领先的有很多家,在其他的最近几个比较热点,比如碳4的化合物,我认为中国都是属于领先的,在生物能源这一块,刚才有一位先生讲到了能源问题,很遗憾没有讲到液体的能源,生物能源这一块,集中在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巴西的生物乙醇占了相当的比例,生物丁醇替代生物乙醇,中国在这个方面远远领先。
下面我介绍一下长链二元酸,2001年我们决定用生物方法替代它,一直到2008年,每年几乎线性增长,第三年的想法,到第三年就开始持平了,第四年开始盈利,这种事情只有在中国可以发生。在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发生这么快的速度。我讲的是一个新技术,完全世界上没有的技术。一个新产品,里面出来很多产品没有,一个新公司,没有钱,没有人的情况下,从想法到三年,和一个新兴的行业持平,这种事情只有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中国的科技环境,就是生物产业的环境,才可以完成。
我举第二个例子,就是车用尼龙,所有的车绿色化一个根本的标志,除了金属以外的东西都可以用绿色再生地去做,大的汽车公司都有这个共同的目标,最可能解决的就是尼龙,尼龙这一块通过生物质转变成氨基酸,从这两条途径,比如可以替代尼龙6,现在2000多万吨的尼龙6都可以用生物方案去做,在技术上早就打通了,在成本上能和现代化工方法竞争的,我认为有可能是中国首先突破。我们现在实验室里面完成了整个工艺过程。
我再举一个例子,碳水化合物造成我们现在安龙,巴斯夫在上海做了8万吨的,化工方法供应不了。这是目前为止,神华唯一发现的,不但利用生物可以讲解塑料,同时过程本身有固定二氧化碳,美国能源部把12个最有潜力的生物基础化合物,把这个列在第一位。这一块中国首先突破了,我们这一块产业化有可能走在世界最领先的地位。
我下面讲一个在中国第二代能源——丁醇这一块,中国有可能领先世界的。丁醇比乙醇有很多优点。BP也谈到了这一点,BP和多邦联合投入了50亿美金,在美国西海岸,这个信息发布的时候,我们在中国产业设计已经完成了。这是我们在东北的吉林,1800吨,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反映罐,我们已经设计成功了,将来做生物燃料的话,必须做到炼油厂的规模,目前为止,包括乙醇都离这个规模差得很远,我觉得这也是只能在中国完成的事情。目前我们在新疆,正在设计一个一个反应罐5000立方米的,这是在生物反应器里面超出目前最大的,要超过10倍以上,这就造成在中国这个领域,替代生物燃料成为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比如中国现在发展西部,在西部这一块大量的闲置土地。我举一个例子,把新疆这一个地区,拿出十万平方公里的可耕地种甜高粱,相当于可以提供半个大型油田的产油量。我们现在提出来生物化工和化石化工完全是两个独立的行业,搞生物的人是以制药为主,搞化工的人,把这个生物从头研究起。我们认为这两个行业,化工只是化工,只是手段不同。结合起来会有很大的节能优势在里面。谢谢大家。
-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关闭页面】
- 摘要
- 凯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修才在昨天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企业峰会上的演讲。
- 关键字
- 工业生物
-
-
- 最新专题
-
- 近期热点新闻
-
-
Copyright © 2005-2008 Bio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生命经纬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