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命经纬 > 新闻中心 > 生命科学总论> 文章正文
果蝇记忆测试:群体环境更有利于记忆

CNRS / ESPCI ParisTech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嗅觉记忆测试发现,果蝇在群体中比单独时,记忆水平更好。该研究报告发表在10月13日《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Measure of olfactory memory 48 hours after conditioning in Drosophila individuals (on the left) and Drosophila in a group (on the righ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statistically highly significant (***). Memory retrieval is highly facilitated by social interactions.

对多数动物物种来说,个体处于群体环境中,个体能够更好的学习同伴的行为,从而能更好的应对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如寻找食物的环境或躲避天敌。

在该试验中,神经生物学家使果蝇处于某种气味中,同时对果蝇实施弱电击刺激(类似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上述条件刺激实施24或48小时后,研究人员对果蝇进行了嗅觉记忆测试,测试果蝇对与不愉快电击刺激相关的气味的记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在处在群体中比单独时对气味记忆更深刻,但是,果蝇单独测试表现出记忆能力差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没有记住该气味,而是因为它们无法从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

研究人员认为,在这个实验中,由于气味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潜在危险的出现,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果蝇能够在气味出现时,给同伴发出“警报”信号,引起周围其他果蝇的注意,这样也能够增强果蝇的记忆检索能力。

这项对果蝇进行的研究,或许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对记忆调制(memory modulation)以及决策制定(decision making)所产生的影响。(编译:高芳)

参阅文献:
1. Chabaud et al. Social Facilitation of Long-Lasting Memory Retrieval in Drosophila. Current Biology, 2009; 19 (19): 1654 DOI: 10.1016/j.cub.2009.08.017

责任编辑:nina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糖尿病减缓了老年痴呆的记忆力丧失
    科学家用激光在果蝇大脑中塑造记忆
    记忆是存在的,即使忘记了某些事
    研究人员揭示产生长时记忆的分子机制
    果蝇肠内先天性免疫研究
    进化信息照亮果蝇Toll通路配体蛋白功能表面
    日本科学家发现果蝇有“怕热基因”
    果蝇体内系统性的抗病毒RNAi反应
    美生物学家查明果蝇遇气流时行为变化原因
    果蝇大脑感知声音和重力机制与人相似
    摘要
    CNRS / ESPCI ParisTech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嗅觉记忆测试发现,果蝇在群体中比单独时,记忆水平更好。
    关键字
    果蝇,记忆
     
    最新专题
    近期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