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着一些动植物的生存,智能乡村管理(intelligent countryside management)可以改善这一状况。这一管理策略的魅力在于,它可以适当地减缓温度提升带来的不利影响,给濒危物种营造一种更适合生存的生境(环境)。此项研究成果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
此项研究是由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UFZ)组织完成的,旨在保护濒危物种——大蓝蝴蝶(Large Blue butterfly)。在英国,这种蝴蝶在1979年已经灭绝,科学家在25年前在该地区重新引入该蝴蝶。从那时开始,该蝴蝶的再引入(reintroduction)被看作是保护濒危昆虫的一个重要模型。
研究者开发出了一套乡村管理方案,可以营造出一种凉爽的小气候环境(microclimatic condition)。例如,可以借助于当代草原上的较高的草种,从而在短期或中期内缓解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办法,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大蓝蝴蝶Maculinea arion在欧洲许多国家都相当罕见。这种蝴蝶只见于草地和牧场,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百里香(thyme)。大蓝蝴蝶的幼虫喜爱吃百里香及其近亲。影响着大蓝蝴蝶生存状况的因素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Maculinea属植物的生长情况。
此外,影响大蓝蝴蝶生存的还有一种特殊种群的蚂蚁。大蓝蝴蝶幼虫利用它的特殊香味引诱蚂蚁将其携带进蚁穴,从而在蚁穴中度过漫长的冬季。这一招只对一种特殊的蚂蚁种群——Myrmica sabuleti有用。其他种类的蚂蚁能够识破这种伪装,并将大蓝蝴蝶的幼虫从蚁穴中移除。在英国,由于蚂蚁M. scabrinoides更适应于相对低温的土壤环境,所以蚂蚁M. sabuleti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适当调整草种的高度,有时仅仅只需1~
来自牛津大学的Jeremy A. Thomas教授主持了此项研究工作。他几十年来深入研究了草种高度、蚁穴温度、大蓝蝴蝶生存间的相互关系。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英文原文。
参考文献:
Josef Settele and Elisabeth Kühn. Insect Conservation. Science, 325, 41-42.
Thomas et al.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of a Threatened Maculinea Butterfly. Science, 2009; 325 (5936): 80
Dover et al. The influence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on butterfly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a review. Journal of Insect Conservation, 2009; 13 (1): 3
欧洲多种两栖和爬行动物被列为濒危物种
新疆冰川加速融化濒危物种面临考验
成体神经干细胞小生境的构造
美国把北极熊列为濒危物种